最美江理工人|赵贤德:根植沃土 守正创新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江苏理工学院文旅学院赵贤德教授从教三十余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潜心教学,全心育人,静心科研,特别是在常州工作的近二十年时间在用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提升常州文化和江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科学研究,奠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作为大学教授,从事学术研究是奠定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没有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夯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也就会产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后果。这个方面,赵贤德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优秀成果。静心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赵贤德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积极思考,静心科研,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20项;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大地上,发表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5部,其中专著《常州籍四大语言学家和中国语文现代化》获江苏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赵贤德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7000字的介绍周有光的老学生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的整版文章,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文立
2024-08-23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