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4日,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2025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我校承办,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唐继卫,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常州市副市长潘冬铃,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浙江万里学院原副校长钱国英,我校党委书记崔景贵,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俊以及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6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和老师参加大会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王俊主持。
崔景贵致辞,欢迎出席会议的专家来宾,感谢上级部门和联盟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简要介绍学校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要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战略部署,全面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积极探究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探寻新方位,着力找准新赛道、培育新优势、打造新品牌,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他表示,学校将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坚持“实干为先、创新为要、应用为王、育人为本”的行动导向,坚持“优先优质、智慧赋能、示范引领、勇创一流”的发展取向,进一步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全面提高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着力推动“十五五”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杨树兵致辞,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应用型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强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江苏一直高度重视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并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他强调,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要聚焦重塑,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加关注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的适配度,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要聚焦创新,探索有组织的应用型研究新模式,重构科研组织形式,坚持需求导向,在促进技术创新和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等方面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要聚焦协同,探索政-产-学-研-用战略协作模式,注重深化校地融合,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流动和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线上致辞,代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对本次联盟年会暨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希望各成员单位能借此机会深入交流、加强协作,携手推动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钱国英在致辞中回顾了联盟14年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联盟成员单位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她表示,展望未来,联盟将明确定位、分类发展、融合优势、协同创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为指引,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教育规律与培养特色,加快推动应用型高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高端论坛环节,唐继卫作题为《学习贯彻<教育强国纲要>和<学位法>以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引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建设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高校要深刻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坚定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决心,以研带本推进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他期望联盟成员单位能够以创新之举,为世界各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标准和中国智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姬红兵作题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他重点围绕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概念内涵、教育动向、问题难点、培养方案、联培基地、专项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和案例剖析。
在校长论坛环节,戴国洪作题为《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报告,简要回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效,介绍了学校以省校两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点为支撑的雁阵式学科发展体系,分享了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21培养模式(三元协同,双能并重,一线贯通)和构建师资培养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元协同”的“新职师”培养机制的经验做法。此外,来自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淮阴工学院等单位的嘉宾分享了他们在产科教深度融合、教育强国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和举措。
在分论坛环节,参会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产教融合赋能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和“农医类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三个主题,开展深入交流,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想法,为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借鉴。
在实地考察环节,专家学者们参观了我校重点实验室、新职师展馆和传统壁画研究所等场所并进行现场交流,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办学特色给予充分肯定。(图/孔祥建、张博源、康栖;文/王玺杰 ;审核/贾仕林 朱福先;编辑/周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