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我校召开202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答辩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等高校的6位教授,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副校长贝绍轶,教务处处长王志华等一起作为答辩专家对我校15个代表性专业进行了答辩。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系主任、骨干教师代表,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组,分别在正德楼第二会议室(理工类专业组)、厚德楼220会议室(文科类专业组)进行。会上,各答辩专业分别就本专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和依据、内容详细解读(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构成、占比逻辑关系等)、与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包括变化的内容、变化的原因、变化后能否实施)、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等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审阅相关材料,针对每个专业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贝绍轶介绍了此次答辩会的背景和意义。他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指导与建议,进一步优化我校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可行。同时,也期待通过论证答辩会,凝聚各方智慧,优化培养方案,确保其不仅符合社会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而且做到接地气,可执行。
戴国洪在答辩会中指出,各专业要注意方法论,按照“Top-down”设计和“Bottom-up”实施的理念开展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各教学院长和专业负责人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关于制订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落实文件要求;各学院要发挥全体教师的力量,坚持“四新”的理念,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需求,找准专业定位,持续完善培养方案。
据悉,今年是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年一次的大修之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关于制订202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江理工教〔2023〕56号)的出台到专业论证答辩,都给予关心和指导。各学院各专业教师基于2019级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对其优化形成了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本次答辩会后,各专业不仅会按照各位专家的指导建议进一步完善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还将突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进一步凝练方向,细化措施,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教务处 张万军;审核/王江涛;图/编辑 彭艳)